查看原文
其他

家校共育仅仅是学校指导家长怎么做吗?请看这所学校“三阶梯”协同育人模式 | 关注

彭丽君 人民教育 2022-07-18


民小编说

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。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,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那么,学校应当如何在育人过程中调动家长的主动性?什么样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有效的?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所学校的做法~


“教育即生活、学校即社会。”学校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,让学生接触真实世界,才能解决真实的问题,这一系列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家长的有力支持。如何一步步落实家校协同育人的新形态?“三阶梯”模式可以有效助推家校最美携手。



班级·注入家长资源


家长课堂,激活资源。携手家长,要从班级小切口开始。邀请有职业代表性的家长走进课堂,带来课本以外的、真实生活中的实用知识,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,增长孩子们的知识。持续性的家长课堂开设,从被动邀请逐渐转变为家长自发申请,从家长给自家孩子的班级开课转变为给需要的孩子班级开课。这样的家长课堂,不仅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了丰富的知识,家长们更是用别样的陪伴温暖了班集体。


时代需要,家会补位。在疫情出现的特殊时期,我校创新性地研发出“一日三会”,同学会、师生会和家会,其中家会就是家校协同育人方式在互联网端的奇妙碰撞。学校对孩子们在家庭中的学习、成长进行有序、科学的指导,家长们以此引导进行温情和智慧的陪伴,齐心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
一级阶梯在班级,从情系学生、家长、老师三方的最细微处切入。家长课堂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,家会也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之举,不管何种形式,家校共育不仅仅是学校指导家长怎么做,更重要的是激活家长的主人翁意识,充分挖掘他们的专业特色和特殊经验,家校互相补位,形成合力,助力孩子成长。


年级·整合学龄段资源


优质资源进年级课堂。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,“家长进课堂”系列活动既要落地于班级小课堂,还可以整合学龄段的特点,充分挖掘优质家长资源,在年级中推广。办讲座讲故事,手把手地实操教学,主题项目课程学习指导,带同学们进基地学习参观等,多样化的形式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。


“学科+”课程,有家长支撑。如我校二年级开设的《银校课程》,年级讲座对学科内知识进行融合,家会中的分享让孩子进行有效巩固,银行里的体验对真实社会进行探索,每一环节都有学校教育课程和家长有力支撑的影子。这样的“学科+”课程也是对家校社三个学习场整合利用的有效检测。


二级阶梯在年级,配以学龄段的综合分析和家长的有力支撑,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加分。


学校·拓宽共育平台


线上线下齐服务。教育应该有一层“服务”的内涵,为学生服务,为家长服务。迎合新时代的发展,教育的服务应该让线上线下两条线并驾齐驱。我们开设了线上新生家长“入学盲盒”和月主题的家长线上课堂,让家庭学习日常态化;线下开设新生家长会,传递学校教育理念。线上线下持续为家庭教育注入有价值信息,并在学校公众号、家长直通车、年级家庭教育讲坛、班级家长论坛,《榜样家长》、《巴蜀家书》等平台和刊物上连载推出,从理论传达到讲故事、树典型,从联动班主任到直达校长,多元化、全场景地打通了家校沟通渠道,落实家校共育,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。


真实评价有完善。服务在于真,完善在于实。在我们的教育服务中,学生成长了多少,家长认可的分量又有多少,应该要足够重视。每学期末,我们都会进行“服务对象满意度问卷调查”活动,引导家长梳理总结孩子一学期来的成长和进步,了解、评价学校本学期的工作,也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监督管理、建言献策。这样坦诚而自由的形式,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优化,也高效地推动了家校协同育人新形态的发展。



不管线上和线下,不论实践与评价,“三阶梯”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家校共育体系,这是从顶层设计做用心的教育,用真心践行初心般的教育誓言。


家庭和学校本是育人共同体,彼此同心同行,同频共振,彼此滋养,共同见证生命的成长。一二三阶梯,走出了家校协同育人新姿态,家校共同体彼此携手,如阶梯般行进,让爱的陪伴更有力量。


(作者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家长服务中心主任)



文章作者 | 彭丽君微信编辑 | 王昆责任编辑 | 谭希

推荐阅读


教育部长怀进鹏出席2021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全体大会,提出3点倡议

全文!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

孩子变了,成人世界如何读懂孩子正成为最紧要的事|关注

名校教师提醒:只拼学习时间,成绩提高很有限,这样做更有效 | 支招

表决通过!关乎每一个家庭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